增强工作场所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2017年第4期 3020 < 返回目录
除公平表达和认可这一基本价值外,D&I 文化还能激发创意,提升士气。

  尽管近年来多样化和包容性(Diversity and Inclusion,D&I)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很多公司仍然在探索增强工作场所多样化和包容性的途径。当我们把目标设定为帮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互相尊重和理解,并且融洽地一起工作时,一个组织应该怎样开展这项工作呢?

  首先,我们要澄清多化不只关乎种族和性别,还包括性取向、宗教信仰、种族、残疾、社会经济地位、年龄和个性特质,等等。面试候选人的招聘人员或经理必须认识到,录用决定对公司能否成功和公司的方向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相比团队成员千人一面的企业,拥有多化团队的企业具有更优秀、更积极的表现。根据麦肯锡的报告,“董事会多化程度排在第一四分位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比在最末四分位的企业平均高53%。同时,最多化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比多化程度最低的企业平均高14%。”《财富》杂志每年会发布前50名多化最佳工作场所,对重视D&I文化的企业进行排名。在这一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都能够理解我们生活在文化多的世界中,并意识到D&I将对企业成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度排名前十位的公司是:德克萨斯卫生资源集团、达美航空、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金普顿酒店、乌码软体集团、迈阿密儿童健康系统(Miami Children’s Health System、万豪国际酒店、熊宝宝工作坊、快速贷款公司和联合服务汽车协会。完整名单见http://for.tn/2nFKTwc。

  我很自豪我所在的公司也鼓励多样化和包容性。我是波多黎各和意大利混血,我们的首席技术官是圭亚那人,人力资源总监是从多伦多来的多米尼加女性,业务开发副总裁是来自纽约的犹太女性。这些只是我们公司高管中的部分代表。我们公司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性别和种族上,我们有一个多化的员工群体,包括退伍军人、残疾人、不同性取向者。公司的所有者创造了一个各种意见都能被听取、重视和考虑的环境。这种多化延伸到各个部门。每一天,都有更多的公司在打破壁垒,投入到多化的努力中。


如何进行实践?

  要推动包容性,组织高层管理的支持至关重要。当高层管理者打造了工作场所的包容性,建立了基于差异性而非相似性的坚实基础时,基层的包容性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呢?资深的领导者应该参与、鼓励举办以下清单所列的、帮助D&I委员会(或小组)发展和成功的活动中。高层的支持能培育风险精神、激励员工和促进创新。

        1.成立D&I委员会:该委员会监督公司在融合业务战略和D&I的重要性之间所做的努力。

  2.安排讨论会:为谈话腾出空间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员工能从讨论会中受益,讨论会上可以提出对D&I的考量以及可实施的项目。集体承诺解决存在的障碍可以产生凝聚力,因为员工必须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3.公司场所之外的午餐会:午餐会可以在非正式的形式下进行团队建设,还可以提供促使员工之间互相学习或跟外部顾问学习的教育与培训会议。

  4.进行慈善活动:一旦团队决定他们要支持一项事业,选择至少两个人监督。计划一个全公司范围的年度志愿者日,提前协调文件记录和表彰活动。

  5.创建一个读书俱乐部:选择励志的或与行业相关的书籍。读书俱乐部给人们提供表达不同看法的机会,以及提供遇到类似情景他们将如何处理的建议。所有这些反馈将引导更加健康的交流并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的思考过程。

  6.举办游戏之夜:根据办公室的结构,员工可以选择玩桌游或电子游戏。这是另外一个能够让不愿参与日常社交的人聚到一起进行娱乐的非正式活动。

  7.参加寻宝游戏:活动地点可以设在办公室周围或公司之外的地方。这类活动能够增进交流、互信和计划,并能增进友谊。

  8.动起来:运动总是能把人们聚集在一起。所有的团队运动项目都能培养人们齐心协力达成目标所需的技能。员工可以分组参加并为他们的团队喝彩加油。更好的方式是组建他们自己的小组或社团,一起参加运动。

  9.边画边饮:不走普通快乐时光的老套路,组织员工来一场提供美味饮品的创意绘画活动。请艺术家指导团队在悠闲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艺术作品的再创作。

  10.家庭同乐日野餐:公司野餐帮助员工在轻松的环境中拉近距离,并且鼓励员工的家人参加,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团队中的一员。

  当高层领导举办有趣、吸引人的活动时,员工们就有机会以新的眼光看待彼此,与他们不可能遇到的团队成员合作。如果D&I被当做事后的或次要的自发行动,它就无法发展。虽然上述所列不是全部的创建积极、创新的D&I文化的活动,但它们是成功创建组织D&I文化的、好的开端。



                        

Nicole Gonzalez,BMI Elite财务副总裁,IMA南佛罗里达分会会员,联系方式:nicgonz33@yahoo.com。


储晓梅 译,王楚寻 校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