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曾是负责远洋运输的轮机长,航行经验丰富,但因多方面因素无法继续承受长时间、远距离航行,于是计划辞职并承包一艘捕捞渔船,另谋发展方向。因缺乏渔船捕捞业相关的成本控制、财务预测等经营管理经验,David请来了资深的船长朋友Warren、管理会计师Cody,共同商议投资捕捞渔船经营的可行性。
业务发展优势
海洋捕捞是渔业产业链的上游生产供给环节,航行距离相对较近,生产时间集中,经营自由度高。从宏观政策和行业整体环境分析,经营一艘捕捞渔船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国家政策支持。2006年我国出台渔业油价补贴政策,降低了捕捞渔船的生产成本,部分缓解了油价对海洋捕捞渔业成本的过重压力,激发了捕捞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对渔区的稳定发展及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海鲜消费市场巨大。根据相关调查机构发布的针对2018—2024年中国海洋捕捞行业市场前景的分析报告,2019年我国海洋捕捞总量高达1,000.15万吨,人均海鲜消费量达32.82公斤。人们对海鲜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为海洋捕捞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David计划承包渔船的所处地舟山,处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发展城市,海洋捕捞年产量占据全国10%以上,素有“东海鱼仓”之美称。该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当地居民对海鲜的需求量大,渔产品在打捞后能及时售出,不会因滞压而造成损耗,因此经营捕捞渔船前景可观。
经营面临的困难
与此同时,David和Warren对渔船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总结了目前经营面临的困境:
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渔船捕捞业是“靠海吃饭”,捕获量往往与作业时长成正比,即出海时间越长,捕获量越多。但作业时长也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夏季,舟山近海海域经常出现台风等恶劣天气,导致渔船作业时间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人工成本高昂。海洋捕捞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通常一艘渔船需要配备8名船员。目前该行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当地青壮年劳动力从事意愿较低,劳动力稀缺致使人力成本较高,船员最高月薪达13,000元左右。并且,船员的雇佣一般采取包年方式,即使恶劣天气无法出海作业,停工期间仍然需要支付船员同等工资。
燃油价格上涨。国内渔用燃油价格近年不断上升,虽有政策补贴(2015年开始调整该政策),却不足以弥补渔用燃油的市场价格。2020年柴油价格已增长10%,且上涨趋势仍在持续。生产成本压力加剧,降低了生产效益。
禁渔期闲置。国家为缓解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定每年五月到八月的3个月为禁渔期,其间捕捞渔船不能出海作业,这缩短了渔船作业的时间,直接影响收入来源。
解决之策
针对上述优势和困境,David和Cody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并结合渔船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财务预测
由于渔船捕获量主要由作业时长决定,David拜访了当地渔业合作社,获知当地过往渔船捕捞的年平均作业时间在180~240天。随后,David和Cody对同功率捕捞渔船2019—2020年实际成本与收益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结合历史捕捞天数的最好和最坏情况,对2021年财务效益展开预测(见表1)。
2021年主要预测数据如下:
1.捕捞生产收入。鉴于近年市场上海鲜收购价格未有明显波动变化,因此捕捞生产收入与捕捞天数相关,首先通过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得出单位捕捞生产收入为15,150元/天,再分别在悲观假设180天和乐观假设240天的情况下,计算相应捕捞生产收入。
2.柴油费。柴油费用与捕捞航行时间呈正比。根据2019年数据可知单位柴油费为4,590元/天;2020年市场柴油价格上涨10%,单位柴油费上升为5,049元/天。假设柴油价格2021年继续上涨10%,单位柴油费为5,553.9元/天,再分别在悲观假设180天和乐观假设240天的情况下,计算相应柴油费金额。
综上所述,在悲观情况下,2021年捕捞渔船能实现23万元左右的收益,表明即使天气情况对捕捞经营产生最坏影响,从事渔船捕捞也仍然有利可图。
(二)成本控制
基于2019—2020年捕捞渔船的实际经营数据,可以看出较高的营业成本及费用压缩了利润,因此,Cody对成本问题展开了敏感性分析(见表2),并探讨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利润敏感性分析可以揭示利润与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从而获得提高渔船效益的思路。敏感性分析的公式为:α=(∆NP/NP)/(∆X/X),其中,α表示敏感系数,△X/X代表因素的变动程度,△NP/NP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因因素的变化而导致渔船利润的变化程度。敏感系数的正负号表示营业利润和各因素变动的方向,正值即为同向变化,负值表示反向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因素所引起的净利润波动程度就越大。
根据对计算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在各项成本对渔船营业利润的影响因素中,柴油费和职工薪酬两项成本的敏感系数绝对值大于1,表明若想要提高渔船效益,应当首先从柴油费和雇工支出两方面进行合理控制:
1.关注价格波动,合理预购柴油。柴油价格基本由柴油供应商制定,渔船对其议价话语权较小。但可在日常经营中重点关注柴油价格波动,当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或可承受范围内,及时向供应商预购全年所需柴油量,规避因柴油价格上涨而成本骤增的风险。
2.严格规范差异化薪资标准。首先应依据船员工作量和职务重要程度制定不同的薪资标准,如对技术要求高、体能消耗大的职位设置相对较高的薪资。另外,David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轮机长,自行担任这一技术和薪资要求高的职务,参与渔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可为渔船节约雇工成本。
(三)新业务开发
禁渔期恰好处于舟山地区的旅游高峰期,因此可以利用船只为游客提供出海观光、海钓等业务。David基于实际市场调研,计划该业务可开展45天,每天出航5次,单次最多承载8名游客。另外,开展该业务预计将额外投入5万元,用于购买钓具、广告宣传;另需招聘新职员,其工资为售票收入的10%;每天会增加0.2%的维修费;柴油、伙食、机油仅需日常捕捞生产的50%;售票情况和初步收费方案预计为观光船票1,400张(100元/张),观光海钓体验票400张(200元/张)。
以2020年实际经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增出海观光、海钓业务后,可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见表3)。
其中,部分数据计算如下:
此外,还可与当地民宿商家合作开发“渔家乐”项目,由民宿向住店旅客介绍出海观光、海钓旅游项目,为渔船提供稳定的客流;或开发海岛客运业务,为游客提供通往东极岛、花鸟岛等著名旅游海岛的船票,都是很好的思路。
结语
对于高营业成本的海洋捕捞业来说,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以明确各成本因素对利润的影响,从而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利润。同时,渔船经营者无需将眼光局限于传统业务范围,而是应该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降低经营风险。正如本文所提及的,渔民可在不影响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充分利用渔船的多种资源用途,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努力扩大利润空间。
本文为2021年IMA中国春季短案例写作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改编。
王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林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